找到相关内容7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南泉法系对马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

    思想的生活化运用 南泉弟子九百余人,名僧辈出。“赵州禅”风行天下;新罗道允回国后,与折中创师子山派,为新罗禅门九山之一;长沙景岑、子湖利踪,白马昙照皆主化一方。本文只以赵州从谂、长沙景岑两人为代表分析...

    尹文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51979926.html
  • 禅宗研究一百年

    第11、12期,1960年第 1、2期。】、《沩仰宗禅要》【《现代佛学》,1960年第 3 期。】、《漫谈赵州禅》(与船庵合作)【《现代佛学》,1960年第 4 期。】等系列研究。其研究的基本线索依然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5339270.html
  • 茶禅论

    “棒喝”著称。正如《祖堂集》卷第十八所称:“赵州和尚嗣南泉,在北地。师讳全德,青社淄丘人也。”这样的赵州禅与赵州茶,显然有一个地域文化方面的先天不足。鉴于其生长发育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,赵州和尚之于茶与...

    蔡镇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1440807.html
  • 禅净合一流略(三)

    天、指鹿为马──“一华”至少遮掉了神秀北宗和牛头禅;“五叶”则扫除了重镇荷泽和盟友赵州禅。然而,既为南禅所说,必有其意义──若是换一视角,从宗旨机锋的角度借用此语,“一华五叶”倒是一绝妙写照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3943080.html
  • 中国大陆禅宗研究十五年(1949——1964)

    、《沩仰宗禅要》(同上第3期)、《漫谈赵州禅》(与船庵合作,同上第4期)等系列研究。这组文章与上面所谈的文章相比,则反映在细、专、宽几个方面。其研究的基本线索依然是遵循的传统治学方法,即以禅语录公案来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4446938.html
  • 禅宗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

    赵州茶,来体验禅茶一味。我想,大家自从来到赵州、跨入柏林寺的那一刻起,就已经在吃赵州茶了。今天我把对禅宗、对赵州禅初步的看法贡献给大家,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。我想佛法是对那些最渴求、最需要的人讲的,而同学...

    吴言生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4651606.html
  •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(2)

    一帙尔”[125];著名诗人杨万里从张浚问学,而张浚亦曾与宗杲书信往来[126];诗人葛天民称杨万里“赵州禅在口皮边”[127],即宗杲教人参究的赵州从谂禅师“狗子无佛性”等话头;严羽在《答吴景仙书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5256019.html
  • 百丈禅要

    同辈,同门昆仲则有长沙、子湖诸师。赵州乃宗门元匠,悟境湛深,见地卓绝,行履受用得大自在。诸方称为“赵州古佛”。当另说“赵州禅”专篇。  此时赵州参百丈,正在悟后历练禅道,锐进无休。古德谓“赵州八十犹...

    乃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2256726.html
  • 建国以后大陆禅宗研究方法论的两次转向述评

    《临济禅初探》(同上第11、12期,1960年第1、2期)、《沩仰宗禅要》(同上第3期)、《漫谈赵州禅》(与船庵合作,同上第4期)等系列研究。此正如黄夏年先生所说:“这组文章与上面所谈的...

    杨维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5361333.html
  • 庭前柏子树郁郁发新枝——纪念河北柏林禅寺开放十周年

    地满足了各种不同层次的信众修学佛法,过宗教生活的需要。当然柏林寺的修学特点还在于秉承赵州禅风,提出了具有时代意义、能充分体现“人间佛教”精神的“生活禅”。所谓“生活禅”,按净慧法师的说法,就是要“将禅...结合赵州禅法提出了“生活禅”的修行理念与方法,要求:将信仰落实于生活;将修行落实于当下;将佛法融化于世间;将个人融化于大众。在弘法事业中强调大众认同,大众参与,大众成就,大众分享。他十年来在柏林寺成功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5263190.html